本周接着6月18日的洋河vs今世缘系列,依然是上次的曲线图,上一篇洋河vs今世缘(一)——洋河起伏的2019~2022年讲述了洋河在2019~2022这4年的起伏变化,重点分析了前两个问题,今天就来看看剩下的两个今世缘相关的问题:
(1)今世缘自2016年之后,省内持续高速增长,势头大有赶超洋河的苗头,今世缘做对了什么?
(2)今世缘的省外业务有起势的苗头,未来有希望吗?
在看以上两个问题之前,先来看今世缘的2022年财报情况和值得关注点。
一、从财务报表看今世缘
今世缘这家公司的财报比较简单,极其聚焦白酒主业,几乎没有投资权益类资产(权益类资产规模在4000 万);旗下的子公司均为全资子公司,因此也没有少数股东股权。年报依然拿小洋来对比。
从资产结构角度看,今世缘的资产负债率(39%)较高,具体可以看到,是今世缘的流动负债69.41亿较高,大头由25.01亿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、20.4亿的合同负债、10.81亿的应付票据/账款组成。合同负债是蓄水池,好事,应付票据/账款能达到10.81亿,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今世缘在产业链上的强势。
这里有个小细节,今世缘2022年末有6亿的短期借款,以往今世缘这个科目几乎没有,或者最多2~3亿,2022年的投资支出估计比较大,从在建工程的变化趋势来看就可以看出,在建工程主要为酒库扩容改造、包装物流投入,似乎并没有扩张产能。货币资金53亿足以覆盖25.01亿 10.81亿 6亿的负债,因此不细究6亿的短期借款(信用借款)。
在利润表结构中,两家公司差不多,均是75%左右的毛利率,31%左右的净利率;再看下今世缘和洋河员工方面的对比。
不比不知道,一比吓一跳,洋河的生产人员占比(43%)比今世缘(56%)低了13个百分点,而销售人员的占比,今世缘(28%)比洋河(33.7%)少了6.7个百分点。更夸张的是今世缘的人均创收181.77万,而洋河只有153.47万,在销售人均创收方面,今世缘的649.5万更是遥遥领先于洋河的455.17万。今世缘用更少的员工,更少的销售人员,创造了更高效率的营收。
从上面这些指标能够看出,今世缘是一家非常不错的企业,几乎在每项指标上都压了洋河一头。
二、关注点:今世缘是广告酒?
在发第一篇文章的时候,雪球上一位朋友评论道:“今世缘是广告酒,增长不可持续”,因此首先来看看洋河的销售费用和广告费用。
洋河的销售费用里有一个广告促销费21.14亿,但这个广告促销费不等于广告费,广告费单独披露在下面,共12.84亿,分为全国性广告费用10.8亿和地区性广告费用2.04亿。而今世缘是在销售费用下面直接披露了广告费5.73亿,没有详细披露区域情况。
再把两家公司的一些信息放一起看下,主要从销售人员和广告费用两个角度看。
今世缘的销售人员上的人均薪资21.5万,比洋河的17.8万高了3.7万,今世缘对于自己的销售团队的鼓励还是相当可以的。
在广告费上,洋河12.84亿,占营收比例为4.27%,今世缘投入5.73亿,占营收比例为7.27%,在大众印象中,洋河一般在广告费用上支出多,结果今世缘对广告的投入更大,所以这可能是一些朋友对今世缘给出广告酒评价的原因。
不过单单和省内的竞争对手洋河比,也许不能完全说明问题,这里拉出整个班级的成绩清单,是骡子是马,溜溜才清楚。
由于其中的大部分公司没有单独披露广告费用,因此选择销售费用率指标来对比,今世缘的17.65%排在行业中游,远不如老白干(30.32%)、古井贡酒(27.93%)、水井坊(27.37%)、酒鬼酒(25.28%)这几家,当然班级里的尖子生:茅五泸三位同学,名声在外,销售费用率小很多。因此中游成绩的今世缘,还真算不上广告酒。
在阅读年报过程中,我对今世缘的产品定位产生了一些兴趣,在这里插播两段。
公司的三大产品系列:国缘、今世缘、高沟。其中的国缘,定位高端白酒,赋予机缘的文化定位,主打商务消费场景,喊的是“成大事,必有缘”的标语;而红色包装的今世缘定位为喜酒,文化定位为姻缘,提倡“家有喜事,就喝今世缘”;最后的高沟,定价最低,文化定位友缘,主要朋友之间的日常消费场景。
会讲故事的白酒才容易引起消费者心智,今世缘把不同档次、价位的酒与相应常见的消费场景深度绑定,可以发现这家企业在产品定位极其清晰明确,与洋河所提出的经典标语“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,比海更高远的是天空,比天空更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怀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三、今世缘的两个问题:
(1)今世缘在这几年都做对了什么?
首先从产品角度看一下,是否是新产品的推出推动了业绩的上升。可以看到自2014年公司上市后,主要在2016开始发力国缘水晶V系列,2019年推出国缘V9,2020年推出今世缘典藏D20/D30,推出第四代新四开国缘。
今世缘在过去8~9年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,从它的产品价格分布可以看出主要的产品的价格分布在300~500元。正好是这些年白酒消费升级后的主流的价格带。
在上篇文章里,我拿京东上的报价填写了今世缘产品的价格带,需要修正一点,今世缘也布局了500~1000之间价位的酒,只是在终端成交价上,普遍降了不少,比方说国缘K5零售价628元,实际终端成交价在440元左右,就这样特A 类的酒依然能实现平均84%的毛利率。不得不说今世缘产品的定价策略鸡贼得很。
从营收、利润、销售均价等指标中可以看到2020~2021年对于今世缘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,在各项经营指标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。
当洋河还没有意识到白酒行情上升,自身的深度分销体系不适应市场的时候,今世缘却看到了白酒消费升级的趋势,在2019年和2020分别推出了国缘系列(v9)和今世缘系列(D30、D20)的高端酒,今世缘对市场的反应和判断极其准确,进一步加速了业绩的提升。
2019年,今世缘推出国缘清雅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和国缘V9产品,迅速引发行业关注。作为以浓香型白酒为主的实力酒企,今世缘突破传统酱香酒的酿造工艺、生产方式,研发酿造了独特香型――清雅酱香型,国缘清雅酱香型产品在2019年8月上市。
这里可以注意到,今世缘早在2001年开始布局酱香酒,历经18年的研发,终于在2019年推出第一款清雅酱香型高端白酒。愿意花这么长的时间,研发高端酒,做没有产出的事情,我不认为是不务正业,还对今世缘这家企业有了一定好感,这不就是价值投资的标杆嘛。
次高端白酒企业讲究两个因素:产品(品质、结构)和渠道,看完了产品,再来看看渠道:
在省内,今世缘的经销商均销售额在1864.81万,远远甩开了洋河的456.63万,是什么原因造成?
上一篇文章提到洋河在白酒行情低迷的情况下,采用深度分销的模式,让洋河在2013~2018年的业绩暴增,深度分销的模式,对(厂家)洋河的要求高,不仅要管产品,还要管市场,作为洋河的经销商,能在困难的时期轻松赚一笔,洋河的经销商数量快速增长,经销商的作用被大大削弱,因此洋河的经销商平均营收较低就能理解了。
而今世缘采用的是深度协销的模式,经销商体量、数量适中,深度协销的特点是渠道扁平化,厂商共同承担开发费用,经销商的忠诚度较高。今世缘在省内还深耕团购渠道,并不断开发新型团购场景、客户,如对商超系统、重点团购单位实行直销,开发4S店等新团购场景,补充了异业团购、高端会所等场景,开拓了银行合作组织银行客户联谊会、品牌联名(与I Do联名)等新渠道,同时对高线次高端产品加强圈层培育, 打造V99联盟、高端鉴赏荟、 V9体验馆,培育团购客户粘性。根据渠道反馈,目前省内团购占比约六成,高于洋河。
什么意思呢?今世缘在省内的渠道战略,更依赖于经销商,依赖于对终端客户的业务场景合作(团购),今世缘的两种渠道战略都是需要长时间经营,但一旦渠道搭建成功,也是稳定赚钱的路子。所以导致了今世缘省内的经销商平均营收远高于洋河。
(2)今世缘的省外业务有起势的苗头,未来有希望吗?
再来看今世缘的省外业务,首先来看渠道—省外经销商数量的变化:
公司省外市场早期突破较慢、占比较低,但19年后开始加速发展。公司主要通过合作区域大商进行省外开拓。今世缘省外重点板块市场,主要在周边省份:分布在山东、安徽、浙江、河南、江西5个省份,其中山东、河南、安徽,是白酒消费大省,并且今世缘所选的这些城市,均是白酒消费欲望相对比较旺盛的城市(临沂、枣庄、周口、滁州、马鞍山、九江、湖州、嘉兴、嘉定),省外市场通过布局重点板块,辐射带动周边市场。
尽管今世缘在省外近三年有起势,销售额和经销商的数量都在增加, 但省外经销商平均销售额83.84万,与洋河的313.84万还有不少差距,毕竟在省内,今世缘的经销商均销售额在1864.81万,远远甩开了洋河的456.63万。
区域性的酒企,如果能成功实现全国化,就能获得业绩的飞速发展,这已经被汾酒、古井贡等白酒企业验证,所以今世缘的省外业务值得期待。总的来说,未来的今世缘主要看两个点:
1、增长点看省外与其它全国性的白酒企业的竞争。
2、基本盘看省内与洋河的竞争,尤其是南京和淮安市场的基本盘。
最后再来看看最不重要的股价走势,果然业绩稳定增长的今世缘,在股价上也迎来了长期的上涨。
下周是洋河vs今世缘系列的最后一篇—总结篇,提前预告一声。